登录   |注册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署名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专栏国内新闻
来源:信用中国(山西洪洞)  |  发布时间: 2022-08-03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全面阐释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工作着力点。在2021年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系统论述。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系列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着眼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前所未有。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现在我们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在新发展阶段,如果还是依靠过去那种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通过增加资源要素投入来发展的原有模式,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将日益严重,“卡脖子”问题会日益突出,产业链难以走向中高端。必须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中的阻 滞,破 解 供 需流转、产业协同、区域协调的瓶颈,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巩固增强我国发展的基础和韧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使然。新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但仍受到一些固有体制机制约束,习惯于传统发展方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不同程度存在,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节能减碳和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注意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实施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系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发生了深层次的趋势性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乌克兰危机、世纪疫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化进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迅猛推进,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新的变化,必须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高水平自立自强基础上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挥我国发展优势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够广泛凝聚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制度保证。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有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方面,不断形成发展新优势。新能源汽车产能和技术水平跃居全球前列;风电、光伏、储能、核电、特高压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明显;高速铁路、5G通信等领域全球领先,这些都为我国未来发展赢得了先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物质基础。特别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坚强领导,有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底气所在。


二、深刻领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


  (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内需为主导,就可以做到有效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2020年,美国和日本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18.3%和25.2%,明显低于世界42.1%的平均水平;两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82.1%和74.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着力扩大内需,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67%下降到2021年34.2%,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内部可循环,就可以做到供给体系有效畅通、有强大韧性。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研发,制造业比重保持稳定,才能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大局稳定。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一个整体。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国内大循环。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一方面,国际循环提升了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我国耕地、淡水和石油资源仅占全球的9%、6%和1.5%,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弥补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大循环为国际循环提供了强大支撑。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连续20多年货物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已超过100万家,有力地促进了全球产业链提质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意防范一些认识误区,其中包括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参与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必须坚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


三、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


  (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领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重大产业瓶颈,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二)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加快推进深层次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层次改革,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着力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更好支撑供需良性循环。


  (四)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内大循环空间布局


  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形成城乡区域良性互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塑造优势互补的区域格局。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提升国内大循环质量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积极有序安全推动水电、核电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六)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可以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眼于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 进国际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加快推进商品、服务、资金、人才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加快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综合考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增强在更复杂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提高粮食储备调控能力。深入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强化财政金融领域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连维良,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二期)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热点关注